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電影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電影. Show all posts

Wednesday, July 2, 2008

象徵性的2008



1989和2008年相隔了19年,對我個人來說卻是意義非凡。1989年我父母代著我去看我的第一部電影,忘記是印地安納瓊斯還是蝙蝠俠。總之我到現在還記得Ames,Iowa那個小鎮裡面的電影院。你覺得美國小鎮的電影院該是如何他就是如何;票房上面白色的抽換式看版、電影海報掛在票房外。那時候的我才五歲不到,學著印地安納瓊斯爬上岩壁,我爬的則是電影院外的水泥圍牆;而且自從看了第一集蝙蝠俠之後我就深深地愛上了Dark Knight。有一陣子Joel Schumacher 拍了Batman&Robin,害我脫離了Batman的懷抱一陣子;沒想到Nolan在2006年在大學最後一年讓我又深迷上。現在Dark Knight要出來了,又是強烈的期待。2008年看了第一部電影的19年後我終於展開自己的電影夢,又是懷抱Indiana Jones跟Batman的一年。

Monday, June 23, 2008

羅馬假期

我喜歡這張的配色,不一樣的嘗試。

Thursday, June 12, 2008

Be Kind, Rewind

Be Kind, Rewind

好久沒有看過這麼有創意的片子了,我最欣賞的導演之一Michel Gondry再次出擊一點都沒有讓我失望,而且這部已經躍為我最喜歡的Gondry電影之一。

Be Kind, Rewind講的是一家即將面臨拆除的VHS錄影帶出租店,意外地因為Jack Black帶有磁性,將店內所有錄影帶給消磁抹除了。情急之下店員Mos Def和Jack Black只好親自出馬將顧客要租的片子一一重拍,其中包括「抓鬼大隊」、「尖峰時刻」、「太空漫遊2001」、「機器戰警」甚至是「獅子王」等經典名片,經由毫不專業又富DIY精神的店員重拍,沒想到意外的受到鎮上的居民喜愛。

看完這部片子,第一念頭就是「跟Michel Gondry拍片一定超好玩!」感覺Gondry像是永遠長不大的小孩一樣,即使已經列為好萊塢的A-list導演、也得過奧斯卡,卻一點也不影響他的玩心。身為一個創作者,不就應該在創作中停止讓自己成長?人長大了,總是太過於認真去思考一些事情,導致自己總是在「想太多」中侷限了自己。之前看過一篇關於Gondry的新聞報導,整篇訪問都關於一個紙箱,關於Gondry如何用紙箱變出城堡、太空船、潛水艇等,還有哪一個好萊塢導演可以把天真童稚當飯吃?

再者,這部片真的把Gondry的Lo-Fi精神發揮到了極致。很欣慰看到Gondry在這部片裡面對於故事編寫的進步,有別於Science of Sleep中組織稍嫌凌亂的故事線,Be Kind, Rewind除了豐富的視覺創意之外也擁有一段關於類比科技衰退的敘事,很是何在這個DIgital掛帥的世界中做為一個反思。就像片子裡面的居民所說,這些重拍的片子才是擁有「用心跟靈魂」的片子,相對於大電影公司穿著套裝全身銅臭來抓盜版的版權人員,這種不完美的醜陋DIY卻是深深具有人性跟情感在內的;而故事也提供給影像創作者一個借鏡,不一定是花大錢砸出來片子才有人看,「用心」才是令人感動的重點。

如果說這個片子真的有甚麼值得去爭論的,大概是Gondry對於種族印象的玩笑吧?例如Jack Black把臉塗黑去演黑人在片中就被異樣眼光排擠,在演黃種人時用膠帶把眼睛貼成瞇瞇眼為甚麼就沒有人出一口氣?在IMDB上似乎有討論到這個話題,我則認為這單純只是一種對於其他種族的陌生,說真的有多少華人真的是單眼皮鳳眼?我覺得身為一個專業的創作者,去觸及描寫其他種族時,就是一種冒險,因為我們對其他種族總是陌生的。當我們去批評別的種族對我們華人的刻板印象時,我們自己對他人又有多少刻板印象?對於其他種族的態度,我相信是一個人格局的展現,是必須對自身負責的。

另外大概就是片頭的字幕吧?感覺以Gondry的創意,不應該用這麼簡略的字幕,黃色字體旋轉就帶過了?從「王牌冤家」、「愛情夢遊中」到本片都是如此簡易的字幕,或許Gondry覺得內容實質遠
勝於片頭字幕吧?總覺得這邊的創意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。無論如何,Gondry再次給電影人一個當頭棒喝,對於數位的不屑,對於完美的排斥。人生不就是這樣,不完美才是完美嗎?

About This Blog

  © Blogger template 'Ultimatum' by Ourblogtemplates.com 2008

Back to TOP